欢迎进入美高梅手机网址平台官网! 设为美高梅手机网址平台 | 加入收藏
【教学改革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(十职校[2012]23号)
时间:2019-01-15 13:24:31
美高梅手机网址平台文件
十职校[2012]23号
美高梅手机网址平台
专业人才培养方案
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中职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总体设计,是学校组织教学、实施教学管理、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。结合我校中职教学的实践,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如下原则。
一、引导思想
遵循教育规律,坚持以服务为宗旨、以就业为导向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、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引导思想。拓展“校企合作”的深、广度,积极探索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。全面深刻理解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,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,突出职业能力培养,体现中职学校的办学定位。
二、基本原则
1、以就业为导向,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。
深入相关产业行业用人单位进行需求调查,把握相应技术领域的变化状况和发展趋势,选择专业服务面向的职业岗位,确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,并据此作为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起点,有效地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。
2、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和突破口,带动专业建设。
实行“双证书”教育,全面推广“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” 人才培养模式。各专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,推出具有自身专业特色的基本办学模式,本着增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、开放性和职业性为目的。
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请行业企业共同参与,为开展产学结合提供基础;要积极创造条件,采用“项目导向”、“任务驱动”、“订单培养”、“顶岗实习”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现形式,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,与行业企业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,强化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。各个教学环节既要符合教学规律,又要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特点妥善安排。
3、体现专业特色,加强应用性和针对性的有机结合。
围绕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,切实加强学生在本专业方向的实习、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。各专业对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的内容、形式、体系、结构等方面应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。以应用为目的,以必需、够用为度,以讲清概念、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;专业课教学要加强应用性和针对性;同时,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。
4、科学构建课程体系,实现“双证融通”。
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机衔接,教学内容要与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制度相适应,把“双证书”制度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。构建双证融通、工学结合等融“教、学、做”一体的课程体系,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工作过程、岗位能力系统化课程体系。
三、框架体系
1、课程设置与学时要求
(1)教学可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(集中)。课堂教学包括课堂讲授、课堂讨论、习题课、课内实践等教学环节,课时均记为课堂学时;实践教学包括项目实训、顶岗实习、专业实习、职业技能鉴定等教学环节,课时均记为实践学时。
(2)实践教学学时数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5%。
(3)课程的排列顺序,同一类别的课程应按开课的学期顺序排列。
2、课程分类:公共基础课、专业核心课、专业方向课、选修课。
3、总学时:三年制总学时应控制在2600-2800学时,课堂教学总学时控制在1800学时以内。周学时为22~26学时,原则上不能超过28学时。统计周学时数时,形势与政策、职业发展与就业引导、公共礼仪、心理健康教育等讲座学时不列入上述周学时内;学期考试课程为3-4门为宜。
4、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门数尽可能减少,必修课门数为25门左右,主干课程应在7-10门,主干课程全部为考试课,同时应安排在前两年半内完成教学。
5、培养方案中课程名称务必要求规范和统一,每门课程应明确讲授与实训的学时数,并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。
四、教学安排
(一)各专业教学时间周分配(单位:周)
项 目
学 期 |
课堂教学(含课内实践) |
集中实践 |
军训(入学教育) |
毕业教育 |
毕业补考 |
考 核 |
毕业典礼 |
机 动 |
合 计 |
备注 |
||||
项目实训 |
毕业设计 |
顶岗实习 |
职业技能鉴定 |
专业认识实习 |
||||||||||
一 |
13 |
|
|
|
|
1 |
3 |
|
|
2 |
|
1 |
20 |
|
二 |
16 |
1 |
|
|
|
|
|
|
|
2 |
|
1 |
20 |
|
三 |
16 |
1 |
|
|
|
|
|
|
|
2 |
|
1 |
20 |
|
四 |
16 |
1 |
|
|
|
|
|
|
|
2 |
|
1 |
20 |
|
五 |
10 |
|
4 |
|
2 |
|
|
|
1 |
2 |
|
1 |
20 |
|
六 |
|
|
|
16 |
|
|
|
1 |
|
2 |
△ |
1 |
20 |
|
合计 |
71 |
3 |
4 |
16 |
2 |
1 |
3 |
1 |
1 |
12 |
|
6 |
120 |
|
说明:
1、“专业认识实习”各部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安排,若无则安排教学;
2、“项目实训”可安排一周或几周进行;
3、教学总周数102周,其中课堂教学(含课内实践)71周(71周×25学时/周=1775学时),集中实践27周(26周×30学时/周=780学时),军训(入学教育)为3周(3周×30学时/周=90学时),毕业教育1周。集中实践周按30学时/周计。
(二)实训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
实训课程包括项目实训、顶岗实习、职业技能鉴定、专业认识实习、综合实训等实践教学活动,由各部根据各专业确定的人才培养模式,自主确定时间,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予以体现。集中实训课的成绩要单独计算,每周折合30学时计。
项目实训原则上一周只安排一门项目实训,最多不得超过一周两门项目实训。技能证书要求:学生必须取得一种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核心职业资格证书,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,并与考证直接相关的课程相对应。
(三)专业课程及选修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安排
1、专业课程应在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设置,课程一定要针对某项而设置。
2、按照“双证融通”的要求,各专业应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纳入《美高梅手机网址平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》,并在课程设置中加以体现。
3、选修课主要是为专业拓展、专门化方向或为企业订单培养而设置的课程,设置该课程时应针对学生、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。
(四)考试安排
每学期除体育课外的其它考试课程门数原则上不应超过4门。考试科目应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和人才培养需求确定;实践性较强的课程,应加强过程考核,若已安排专项设计、实习、大作业等实践,一般不宜安排为理论考试课。
原则上除体育课、上机考试科目、实作考核科目外,其它考试课应安排在每学期集中考试周进行考试。分段教学的考试课程经许可后,可在教学结束时组织考试。
五、有关说明
1、该方案由各专业部按照当年招生专业分方向负责组织制订。
2、人才培养方案定稿后,各部将文本稿及电子稿一份同时报送教务处。
3、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审定:各部组织专业所在教研室主任、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按照上述要求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,并于通过各专业部审定的培养方案以Word电子文档交教务处。教务处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审核通过后,由教务处汇总并正式公布实施。
4、本方案由教务处负责说明。
二〇一二年九月五日
主题词: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
美高梅手机网址平台办公室 2012年9月5日印发
共印10份
汽车空调实训室设备采购项目询价公告
教学信息设备采购项目询价公告
艺术教育部幼儿保育实训室建设项目中标公示
艺术教育部幼儿保育实训室建设项目询价公告